close

 

環評報告 8成「美化」污染

 

「拿人手軟」連六輕 蘇花案都說沒影響

 

國內首份對環評報告書所進行研究發現,實施十三年的台灣環境影響評估制度有重大缺陷,約八成開發案在報告中稱,該案對空氣品質、噪音或動物生態沒影響或影響輕微,環保團體昨痛批環評報告書未反映環境遭破壞事實。內定環保署長沈世宏也說,環評制度有檢討空間,上任後將邀集環團與學者討論改進。

 

制度缺失

此研究由台灣青年環境智庫發起,二十多名研究生審閱近十一年三百三十九本環評報告書,針對報告書中對空氣品質、噪音及動物生態等三項指標自我評估影響程度,進行調查,結果約八成開發案在報告中稱該案對空氣品質、噪音或動物生態沒影響或影響輕微。

 

百頁報告9天看完

計劃主持人、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學生李佳達說,撰寫環評報告的顧問公司「拿人手軟」,不可能寫開發單位的壞話,使得多數環評報告都經過「美化」,聲稱重大開發對自然環境「毫無影響」或「影響輕微」,「就連近年爭議頗大的台塑大煉鋼廠、彰工火力電廠、六輕擴建、蘇花高等案的環評報告,都聲稱對環境無影響。」

研究也發現,環評委員平均每兩天就收到一個新案件,平均只能花九天看完上百頁的報告書。前環評委員詹順貴說:「環評委員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出問題點,重大開發案根本研究不完。」

 

「委員應採專任制」

台灣大學環境工程所教授於幼華認為,環評委員應改採專任制,才能有較多時間和資源去審理環評案。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銘龍說,由開發單位找顧問公司寫環評報告不合情理,應由政府遴選優良環境研究公司來負責。

環保署綜合計劃處長黃光輝說,這份報告調查方式偏頗,「環評的重點是如何降低對環境的衝擊,如重大開發案能提出控制策略,對環境影響就輕微。」內定環保署長、台北市環保局長沈世宏昨說,環保署應落實對環評顧問公司的評鑑,至於環評委員改專任,和顧問公司改由政府遴選,因牽涉到修法,上任後將邀環團和學者共同研議。

 

近年重大建設環評報告調查

◎調查方式:研究1998~2007年間,國內339件重大開發案的環評報告書中,對於噪音、空氣品質,與動物生態,是否會造成影響所做陳述是否客觀

◎研究結果:

.噪音:81.3%報告書聲稱無影響或影響輕微

.空氣品質:79.8%報告書聲稱無影響或影響輕微

.動物生態:73.3%報告書聲稱無影響或影響輕微

註:其餘比率為中度或顯著影響、未評估或影響不明。

◎批評與質疑

.環評報告書為開發業者出錢委請顧問公司撰寫,評估結果避重就輕

.環評委員平均每2天接到1件開發案,審查時間僅9天,委員均為兼任,評估時間不足

資料來源:台灣青年環境智庫http://ntuconserve.myftp.org/  

 

環評案近八成認為無影響 環團批橡皮圖章

中央社 (2008-04-23 17:50)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三日電)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十年來審查三百三十九件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結果有八成左右環評案,包含一般人認定對空氣、態有影響的重大開發案都被認定沒有影響。台灣青年環境智庫今天表示,分析環評會過去環評結果,發現環評功能不彰,環評委員已淪為政府的橡皮圖章。

 1998年到2007年間,環保署審查通過三百三十九件環評案,由台大、政大、交大研究生組成的台灣青年環境智庫歷時三年,逐一檢視後,卻發現通過環評審查的各項開發案,對台灣生態、空氣、噪音等環境因子,環評委員大多認為無影響或僅些微影響,其中包括一般民眾認為可能造成重大環境影響的六輕擴廠案、蘇花高速公路案等。

 智庫總召集人、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研究生李佳達表示,以蘇花高速公路案為例,除了被認為不會影響環境中的各項環境因子外,通過的過程更令人匪夷所思,在2000年三月底召開的一場環評大會中,以「臨時動議」方式被提出,隨後通過全案。

 除了環評委員已淪為橡皮圖章外,李佳達指出,現有環評制度要求開發案業者須提出「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開發業者往往委託工程顧問公司製作環評說明書,成為顧問公司的出錢老板,做出來的環評說明書往往會進行帳面美化,失去專業中立。

 他們還指出,從制度面發現,就算環評委員想好好審查環評案也很困難。以某位第六屆環評委員的公文收發紀錄計算,這位環評委員平均每二點零六天就會收到一件最少數百頁的環評說明書,平均只有九天時間可以審閱就要召開第一次審查會,在審查過程中,環保署還可能行政干預,這才是環評制度的真相。970423


壹蘋果網路
  2008.04.24【陳嘉恩╱台北報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IAfor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